学院2022至2024级本科生各班: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学院本科教学国际化水平,根据学校开展2025年“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试点申报的通知要求,现将报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项目介绍
“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批准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负责具体实施。该计划邀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的在职教授设计课程并负责讲授,通过外方教授直播授课、分组科研实践等形式开展教学。项目方全程为课程配备中方助教,协助外方教授对学生进行课程和分组实践辅导。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和完成结课报告,能够接触和掌握前沿学科知识,提升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2025年秋季(10月—12月),该计划将开设12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精品课程,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对接开设课程情况如表:
交叉学科方向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计算经济学 |
教授姓名 |
Haifeng Xu |
来自院校 |
芝加哥大学 |
课程名称 |
人工智能:以DeepSeek为例的大语言模型及多智能体协同决策 |
注:课程详细介绍、大纲及教授履历等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非课程报名通道)

二、 教学安排
1.直播授课(第1—11周):10月10日起,教授全英文在线直播授课,一般集中于周末上课。共10次课,一般每次3课时(有两次为4课时),计入考勤。另每周安排中文助教辅导课,共16课时。
2.分组实践(第9—13周):共8课时,面向参课学生开放,通过辅导学生组队、研讨及围绕科研实践完成结课报告。
3.授课平台:课程授课通过NeoSchool平台进行。平台可实现师生课间互动、课后辅导、作业提交、考试、课程回放,双语实时字幕翻译功能。
三、选课对象与条件
我院2022至2024级在校本科生,并符合以下条件: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鲜明,理想信念坚定,品德表现优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2.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学业成绩优异,学习态度勤奋,钻研精神刻苦,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3.外语水平良好,CET-4考试500分、CET-6考试通过或同等能力;
4.学术能力突出,原则上应具备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工程)线性代数、前端开发实践等相关专业基础的知识储备;
5.能够全勤参与课程学习并通过线上测试。
在报名人数超过名额上限的情况下,学院将根据平均学分绩点排序录取,同分情况对比《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工程)线性代数》、《软件项目实践-Web前端开发实践》课程首考分数。
四、考核与学分
1.课程考核:课程评分方法主要为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和期中考试、期末结课报告成绩的综合汇总。评分比例一般为:日常考勤10%,课程作业40%,期中考试25%,期末结课报告25%。少数教授有特殊评分标准,以最终课纲为准。
2.课程收获:课程结束后,总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颁发的中英文双语结业证书、英文成绩单等。
3.学分认定:参与项目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可凭课程成绩单和结业证书,经学院审核后,向教务处申请学分认定,一般可认定抵免相应学时的专业选修学分,最多不超过3学分。
五、报名流程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参与项目的同学填写《“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报名表》(附件1),并将报名表电子版于9月18日(周四)14:00前发送至:sunshan@zufe.edu.cn。
六、工作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0571-86735883
浙江财经大学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9月17日